…… * 这是蒙培元先生填写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课题设计论证部分,作于2003年2月23日。
这正是直觉体验的特征。爱是情,情者情感,是感性的。
不过,所谓创造的诠释这句话本身,什么也没有说明。思诚者,欲此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人道之当然也。[6]《四书章句集注》,第94页。但是,朱熹既不是建构主义者,朱熹的哲学也不是观念论的形而上学。他在《集注》中说:性,即理也。
也就是说,不能将圣贤的话当作客观的知识去对待,而要当作心灵的告白、生命的传承,在自己的心灵中切实体会,提高自己的境界,直到与圣人之心完全沟通,进入圣人境界。这其间的更进一层的理论梳理,则非本文的任务。但是,这个问题的出现提示我们,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界线,正是为了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保护人类自己——维持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与生态平衡。这种观念认为,自然界是没有自身价值的,有的只是被人利用的使用和商业价值。有了敬畏之心,不仅能使我们从非典中吸取教训,反思人类的行为,而且能够学会在今后的活动中正确地对待自然界的万物,在经济发展中自觉地解决生态问题,避免付出太大的代价,特别是生命的代价。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战斗中,不断取得了胜利,而且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其后果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艾滋病和非典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病毒从动物身上传染到人身上以后,其性质、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动物身上的病毒究竟是怎样被传到人身上的?如果人类不能从这里吸取教训,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有新的传染病发生?如果发生了,又该怎样?还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战斗吗? 真正的问题就在这里。
应当同自然界的万物保持和谐亲近的关系,而不是对抗的关系。敬畏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不是对别的什么东西的敬畏。据说,野味营养价值最高,无怪乎到了无所不吃、无所不杀的地步。经济发展当然要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必须与生态保护兼顾起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更不可无故破坏自然环境。
【是人类侵占了黑猩猩的栖息地,使黑猩猩无家可归而被迫跑进入类活动的地区,人类才感染了艾滋病(这里还有经济全球化和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问题,以及道德观念和生活态度的因素)。稍作考证,就会发现,这种观念由来已久,但是也有新的特点。特别要解决人的观念问题,这种观念是潜移默化的,这种战斗语言也是时隐时现的,如果不加分析地滥用,就很容易被用来作为捕杀动物、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的借口。因此,可以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极其残忍地猎杀动物而毫无怜悯之情,更不要说敬畏之意了。
人的最大特点是有理性、有良知,应该知道什么是爱,也应该知道如何去爱。黑猩猩和某些动物真是元凶吗?不是的。
有人听说非典与动物有关,连自己家里养的可爱的小狗、小猫都扔到大街上,北京和许多城市出现了大量可怜而无助的流浪狗、流浪猫。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一切,包括人的生命。
如同孔子所说:畏天命、迅雷烈风必变。人与自然界之间不能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应当建立和谐统一的价值关系。这里有一个基本的界限应当遵守。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敬畏 人与自然 。有些媒体,还将这种战斗语言扩大到防治非典之外,到处滥用,竟然把攀登珠穆朗玛峰也说成是征服,把防治水灾也一定要说成是人定胜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人的力量。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要说战斗,首先应当同人类的愚昧无知和贪欲战斗,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人类应当感谢和报答自然界赋予的一切。
有了敬畏之心,就会对自然界有亲切感,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对于自然界的动物,除了法律保护之外,人的生态观念、道德意识、伦理责任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公斤藏羚羊卖到几万元,仍有人光顾。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难解的现象,一方面是因害怕动物感染病毒而丢弃家里的小猫小狗,另一方面却为了一饱口福而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如果说,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年代,向自然开战具有盲目蛮干和空想冒进的特点,那么,现在则有更加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满足人的利益,有些不能容忍的行为则是完全出于贪欲。因此,要说元凶,人类才是真正的元凶。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传染疾病和其他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根源就在于人类的活动。地球上已经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再也经不住人类的破坏了,自然界终于对人类进行惩罚了。
这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生活得更好。应当说,我们现在真正进入了经济发展时期,而且取得了举世皆知的成就,非典的爆发只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很快得到了控制。
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人类必然要受到惩罚,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并且继续证明着这一点。】现在情祝不同了,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进行多年了,但是,这种向自然开战的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而是变成了一种无意识、潜意识,在一定的气候下就会重新抬头。
人类应当重新理解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与作用,尽到人类的职责。这种态度和信念是从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教训中得来的,是从科学认识的不断积累和纠错中得来的,也是从人与自然的长期相处和生命体验中得来的。
【人们都记得,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年代里,就开展过一场场大规模的战斗。何先生在研制艾滋病药物方面有重要贡献,当主持人问何先生对发现艾滋病病毒有何感想时,他说出了两个很重要的字:敬畏。有些人自以为掌握了技术,能够战胜一切,结果却一次又一次地暴露了人类的无知。非典疫情已经过去,或者说告一段落了,但是,敬畏之心应当永远保存下去。
人类如果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整体,就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界的万物,同情和尊重自然界的生命。自然界的动物与家养的动物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但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都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决不能任意虐待、丢弃和杀戳。
不怕天,不怕地,战天斗地,人定胜天,就是那时的战斗口号。我想,这就是何先生为什么说出敬畏的原因。
敬畏既有尊敬之义,又有畏惧之义,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神圣的情感。人类的同情心和爱心是不能施之于动物的,因为它们没有意识,只能作工具作餐桌上的佳肴